血管鞘是干什么用的
发布日期:
2025-09-27
浏览次数:

医学血管介入诊疗中,有一类看似小巧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器具——血管鞘。它虽不直接参与病灶治疗,却为整个介入操作的安全、顺利开展提供了关键支撑,是临床医生在血管内操作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

血管鞘是干什么用的

一、血管鞘的基础定义与结构组成

血管鞘是一种经皮穿刺进入血管后放置在血管通路中的管状医疗器械,主要由鞘管、扩张器和导丝组成,部分类型还配备止血阀等辅助结构。鞘管通常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具备一定的柔韧性与强度,既能适应血管的生理弯曲,又可维持管腔通畅。扩张器的直径略小于鞘管,其作用是在导丝引导下预先扩张穿刺通道,为鞘管的顺利置入创造条件。导丝则承担着引导方向的功能,确保扩张器和鞘管能够精准抵达目标血管位置。这些部件协同配合,共同构建起一条稳定的血管内操作通道。

二、血管鞘的核心功能解析

血管鞘的核心功能围绕保障血管介入操作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展开。首先,它能建立稳定的血管通路,避免器械反复进出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医生需将导管、球囊、支架等多种器械送入血管内,血管鞘可作为这些器械的“通道”,减少器械与血管壁的直接摩擦,降低血管损伤风险。其次,血管鞘具备止血作用,其配备的止血阀在器械进出时能有效密封鞘管与器械之间的间隙,防止血液外溢,维持血管内压力稳定,为手术操作提供清晰、安全的环境。此外,血管鞘还能保持血管通路的通畅性,即便在更换器械的过程中,也能避免血管因暂时无器械支撑而发生塌陷或堵塞,确保操作的连续性。

三、血管鞘的适用诊疗场景

血管鞘广泛应用于各类血管介入诊疗项目,涵盖心血管、脑血管、外周血管等多个领域。在心血管领域,常用于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操作,通过血管鞘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实现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查与治疗。在脑血管领域,可辅助进行脑血管造影、脑动脉瘤栓塞术等,帮助医生清晰了解脑血管病变情况,并精准输送治疗器械。在外周血管领域,适用于下肢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肾动脉造影等,为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通路支持。不同诊疗场景会根据血管的直径、位置及操作需求,选择相应规格的血管鞘,以确保适配性与安全性。

四、血管鞘使用中的安全保障要点

为确保血管鞘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需严格遵循规范操作流程。操作前,需对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合适规格的血管鞘,并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工作,预防感染。操作过程中,医生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情况,若出现出血、血肿、血管痉挛等异常,需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使用结束后,需按照标准流程拔除血管鞘,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无异常后再让患者恢复活动。这些安全保障要点的落实,是血管鞘在诊疗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血管鞘作为血管介入诊疗中的关键辅助器具,以稳定建立通路、有效止血、保障操作连续等功能,为各类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血管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鞘在材料、结构设计上也在持续优化,未来将进一步提升适配性与安全性,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疗。

相关推荐

造影剂推注专用环柄注射器操作规范
2025-09-27
医学影像诊断中,造影检查是获取精准诊断信息的重要手段,而造影...
血管鞘是干什么用的
2025-09-27
医学血管介入诊疗中,有一类看似小巧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器具——...
桡动脉导管鞘在介入手术中的作用
2025-09-25
介入手术作为现代医学领域中重要的诊疗手段,在心血管、神经血管...
椎体成形引导针生产厂家
2025-09-25
椎体成形术作为骨科临床常用的微创治疗手段,其操作精准度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