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科普 | 经桡动脉穿刺的并发症处理

日期: 2022-08-10
浏览次数: 14

桡动脉穿刺虽然在临床中是相对安全的,但也不乏有一些并发症产生,常见的并发症有桡动脉痉挛,桡动脉闭塞,桡动脉血肿等。


科普 | 经桡动脉穿刺的并发症处理

(桡动脉鞘·益心达)


桡动脉痉挛

经桡动脉途径血管细小,动脉穿刺易发;导管途经桡动脉、肱动脉,也可发生,Goldberg等报道∶经桡动脉PCI,动脉痉挛发生率为30%,与高血压、周围血管病、服用 β-blocker、反复穿刺及精神高度紧张等因素有关。

处理措施:

1.术前与患者沟通,消除紧张情绪;

2.穿刺力争一次成功,如穿刺失败,宜休息片刻,待痉挛缓解后再次尝试;

3.穿刺成功置入鞘管后桡动脉内常规注入硝酸甘油200ug和/或等量维拉帕米(抗痉挛鸡尾酒);

4.及早应用超滑长导丝、0.014'GW,透视下前行;

5.选用更小号的造影导管或指引导管;

6.操作阻力过大,建议暂停操作,并向桡动脉内注入硝酸甘油/维拉帕米以缓解痉挛;

7.改道∶若痉挛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可及早改经对侧桡动脉或同侧股动脉完成手术;

8.旷置导管和动脉鞘,术后静脉给予安定,可在术后数小时待痉挛缓解后再尝试回撤导管。

桡动脉闭塞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TRI已达到95%以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桡动脉直径细小、穿刺容易损伤血管(尤其是穿透血管)、操作不规范、术后压迫过紧等,都可能发生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报道不一,有报道无症状性发生率为6~10%,部分能自发再通。

处理措施:

1)术前做Allen试验,阳性者方可行经桡动脉径路的CAG/PCI

2)术前常规触诊,评估患者桡动脉搏动,必要时可行血管超声评估桡动脉血流情况

3)术中合理选择器械、规范操作、术后及时拔鞘并缩短压迫时间

4)早期识别RAO的高危患者

5)尽早发现RAO的先兆表现桡动脉搏动减弱


科普 | 经桡动脉穿刺的并发症处理

桡动脉鞘套装·益心达)


桡动脉血肿

桡动脉比较表浅,易于压迫止血,大出血少见。可出现在穿刺点局部,也可出现在远离穿刺点的部位。临床的表现为前臂肿胀、疼痛、麻木;查体可发现前臂皮肤温度/张力升高、压痛;局部皮肤青紫、瘀斑、水疱等。

处理措施:

1.有效的压迫止血至关重要;

①可用纱布、腕带、桡动脉气囊/压迫止血器等加压包扎,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②可用弹力绷带、宽纱布绷带进行手臂包裹

③采用汞式血压计袖带充气压迫:超出SBP20-30mmHg,压迫5-10min,放松袖带2min,交替进行,结合前臂冰敷

2.手腕关节局部制动;

3.及时停止不必要的抗凝药物;

4.出血较多者应暂停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必要时静脉推注等量的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5.严密观察:拔鞘后常规加压包扎3~4h,同期注意局部有无渗血及近心端肿胀;

6.如有出血,应再次加压包扎,2h后再次检查;

7.加强输液,必要时输血,保证充足的血容量;

8.皮下出血一般可于2~4周自行吸收,配合理疗促进血肿吸收;

9.巨大血肿可能引起皮肤和周围组织破溃、坏死,可能需要外科切开、清创乃至植皮;

10.注意观察疼痛、出汗、神志、血压、心率等。注意防范张力性水泡、血管迷走反射、神经损伤。

关闭窗口】【打印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9 - 28
外周血管介入是对于外周血管疾病治疗的一种方式,目前,对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外周血管疾病,内科治疗效果甚微,手术治疗则多为有创治疗方法,而且效果有限。外周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下肢血管堵塞,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60岁以上人群中,外周血管疾病发病率达到10%;65岁以上人工中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高达20%。外周血管是指除心脏及颅内血管以外的所有血管,而外周血管疾病,就是除心脑血管疾病以外所有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及淋巴三个系统的疾病。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技术的不断成熟,介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之外的其他疾病治疗。其中,外周血管介入就是介入治疗的一大分支,也是外周下肢血管阻塞的首选治疗方案。而支架置入术是最常用的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方式之一。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是通过影响设备,包括血管造影、CT核磁共振、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插...
2023 - 09 - 28
冠脉球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使支架植入达到最佳化效果,更好的贴壁。最新的医用耗材分类将球囊分为冠脉扩张球囊、半顺应、非顺应、冠脉药物涂层球囊、切割球囊、冠脉棘。顺应性是指球囊增大的幅度,顺应性指工作压内球囊直径增大15-20%,半顺应性指工作压内球囊直径增大10-15%,非顺应性为工作压内球囊直径增大小于10%。预扩张冠脉球囊主要应用于钙化、迂曲、弥漫、严重狭窄等复杂病变及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支架植入前进行充分预扩张,可增加支架通过病变的成功率,降低病变对支架涂层的损伤,压缩病变斑块,增加支架贴壁程度,保证药物局部均匀分布,测量病变长度和血管直径,辅助指导支架选择。后扩张冠脉球囊可保证支架的充分膨胀和贴壁,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降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在近远端参考管腔直径不匹配时,可对近端管腔内的支架进行塑形。在支架无法匹配参考管腔直径时,可利用后扩球囊得到所...
2023 - 09 - 26
近年来,脑卒中、老年痴呆、小脑萎缩等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而这些疾病很有可能会导致吞咽功能受到暂时或永久的损害,为了保证能量的摄入、营养的供给以及药物治疗,需要给予患者留置胃管且予以鼻饲饮食,但有一部分患者出院后仍不能拔除胃管,需要长期使用。在患者的居家期间,面对这个进食通道,该如何进行鼻胃管的护理呢?留置鼻胃管是指将胃管由鼻腔插入胃内,从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水分和药物,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达到治疗的目的。除了使用药厂配置好的营养液以外,鼻饲液还可以选择富含多种维生素、易于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用牛奶、豆浆、米粥、鸡蛋汤、鱼汤等。维生素类可选用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榨汁后注入。榨汁后还需要用纱布过滤,防止堵管。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缓慢注入胃管。鼻胃管的护理1. 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鼻胃管固定采用人字形固定法,如出汗过多或固定贴污染松脱,要及时更换胶布,并观察固定处皮肤...
2023 - 09 - 26
导管鞘器械作为医疗器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准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导管鞘器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其效率和安全性。一、导管鞘器械的基本作用导管鞘器械是一种用于插入和管理导管的设备,通常用于心脏导管手术、介入性手术中。它们旨在提供一个可靠的通道,使医生能够准确、安全地引导导管到目标位置,以进行治疗、诊断或监测。二、导管鞘器械的应用领域导管鞘器械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领域,包括心脏病学、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和介入性放射学等。在心脏病学中,导管鞘器械用于导管手术,如心脏导管插入和介入性心脏手术。在血管外科中,它们用于动脉和静脉手术。在神经外科中,有助于准确引导导管到神经系统中,进行手术和治疗。介入性放射学领域也广泛使用导管鞘器械,以进行血管介入手术和放射学治疗。三、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在医疗领域,效率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导管鞘器械的设计和使用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一方...
Copyright ©2005 - 2018 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