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丝作为介入治疗的最基本器械,在整个介入手术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丝种类很多,目的各异,有些用于腔道,有些用在血管,有些仅作为轨道, 有些还带有治疗的目的。直径大小,材料, 尖端构型, 表面光滑度,尖端硬度等都会影响其性能。正确选用导丝是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选择导丝?从哪些方面判断导丝的性能好坏呢?
导丝的性能好坏一般从这几方面判断:
操控性也称扭控性:指从导丝近端到导丝尖端传递扭矩的能力 (目标是1:1 传导),通俗的说就是操纵导丝末端时控制导丝头端血管内前行或朝病变内目标方向前行的能力。
柔韧性:导丝本身随血管弯曲程度变化的能力,受导丝头端的设计、结构和材质的影响。柔韧性好可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可视性:导丝局部高亮显影,利于导丝定位,导丝头端透视下可视是安全操作的必需条件, 为增加显影效果,头端可加铂金环。
光滑性:与导丝的外表涂层有关,降低了摩擦力。亲水涂层润滑效果比较好,各种PU包覆导丝,弹簧导丝可用亲水涂层。疏水性的PTFE(铁氟龙)也有一定润滑效果,常见于各种斑马导丝。
跟踪性:指导丝沿血管解剖结构走行的能力, 也就是导丝顺应血管走形、转折或弯曲,在推送、前行过程中,较少发生自身扭曲和拧绞的能力。
支撑力:导丝抵抗垂直方向用力而不发生弯曲的能力, 比如,当导丝作为球囊和支架的输送轨道,能克服阻力前行的能力。支撑力的大小主要与导丝的硬度、直径和材质有关。
触觉反馈:指术者对导丝头端活动状况的感知,可帮助术者安全操作,及时调整头端,避免发生血管穿孔、夹层等并发症。触觉反馈与导丝的头端设计和护套性质有关,弹簧圈护套可使术者获得良好的头端触觉反馈。
头端可塑性和保持塑形能力:为了安全或更易于进入血管分枝或病变部位,头端常有一定的塑形(比如直头或弯头, J型),长时间或多次使用不易变形。
一种导丝无法具备我们所需要的所有特性,各种特性对于导丝的结构和材质要求各异,有时又相互制约和限制。临床上可根据手术的需要和各制造商的不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对导丝的主要需求。
对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导丝是否能够通过闭塞病变对手术是否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导丝的选择尤为关键。我们将在以后另外讨论。